人物
时段
朝代
“子朱”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集部
  南康路都昌县重修儒学记

皇朝自国都郡县皆建学学必有庙以祠先圣先师而
学所以学其学也有司奉明诏严祀典而属教于校官
薄海内外莫敢不虔敬苟有事焉则必记其事事无不
同也记事者因其地而各有所述以示讽劝此南康都
昌之修学所以不可无记也昔者孟子没而道学失其
传周子起于千载之下而传之程子而斯道大明以行
圣经贤传之旨论说传受之备至朱子而蔑有加矣而
南康之为郡也蕞尔湖山之间甫及百年 周子朱
子为 (第 15a 页)
   南康二贤祠记
南康故有祠宇以祀濂溪先生元公周子考亭先生文
公朱子曰二贤祠至正壬辰兵燹之馀祠废者久元年
岁丁未实祎至郡之明年始即其故趾作屋三楹间为
祠以复其旧 周子朱
子郡国之通祀也南康乃独并列 (第 7a 页)

周子朱
氏之旧也。窃恐分析太精而或涉于支离。排置过巧而反失于穿穴。未知如何。
 此图上一圈。是太极为主。而阴 (第 207H 页)
戾于河图生成之旨。又有合乎洪范错综之目。(洪范一曰二曰者。恐亦以阴阳对待之体。相间言之耳。)亦可谓发 周子朱
子之所未发。而有功于圣门。李氏希濂辈。虽论其非是。而亦恐其未为得也。但五行之生。既非有次第。则今言水 (第 386H 页)
自如此。不可谓天命流行处。别有使之者也如此。栗谷只主气机动静。而谓非有使之者不同。必如是而后可谓合乎 周子朱
子之旨矣。或曰。如此则理气各自为动静乎。曰。非也。理气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固不能相离矣。然指理而言其 (第 419L 页)
 蒸蒸乂。不格奸云云。
舜克谐以孝而已。至于进进自治。不格奸。乃为其父母者之事。
 敢问颜子之乐何乐。
颜子之乐。 周子朱
子皆引而不发。后学岂敢妄为之说。只以从事于克复博约之工而进进不已焉。则自有怡然自得之日矣。
答秦仲 (第 520L 页)
则可以尽周子之无欲矣。其说终不失本章之旨。今刊补始云由无欲以至寡欲。终云似非由彼至此之意。不特有违于 周子朱
子之意。又与叶氏龃龉矣。窃念刊补之意。其于叶氏此段语。恐大煞密看。故致有如此强解。若活看则却无所事乎 (第 506L 页)
翁本来面目。愚者于此殆口胠而舌不下矣。然以愚观之。孔子未尝于太极上特加一字。而一本万殊。俱包在其中。 周子朱
子有一太极之云。而其所指而为一 (第 241H 页)
有者则似于不可无之欲。更煞用寡之之工夫矣。在圣人地位。恐未必然。且欲字虽有浅深。然至于无欲。则 周子朱
子皆以圣人言之。未见就学者工夫上说矣。未知如何。今承下教。谓似先于其尽者而后。可以至于未尽者。亦不免 (第 67L 页)
 阴阳未生。其理已具。故极圈在阴阳上。阴阳既生。本体斯搭。故极圈在阴阳中。二五胚精。一真亦赋。故极圈在五行下。随其地头而意义自异。
第一圈之挑出上面。即是就阴阳中指其本体之不杂乎气者。非有以在乎阴阳之外也。此朱子所谓以

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是也。今盛喻似以第一圈为阴阳未生时太极。第二圈为阴阳既生后太极。作先后层截看。恐或非 周子朱
子之意。未知如何。
 妙合二字。元非理气不相离之名。乃指乾坤气化之初。氤氲交构之妙。
理气本自混融。 (第 100H 页)
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此是为周子分解太极不当言动静。以天命之有流行。故只得以动静言也。今详此说。质之以 周子朱
子之说。太似不同。太极无动静。则动静之理。属之何耶。天命之流行。非太极之动静乎。其下又曰。所乘之气机 (第 132H 页)